12月6日,由廣州日報社、廣州市文化館(廣州非遺保護中心)共同主辦的“粵韻·非遺跨界分享會”在廣州市文化館曲藝園舉行。圍繞“跨界·融合·傳播”的主題,非遺、影視、文學、藝術、文旅界等眾多領域的專家學者會聚一堂,共同探討非遺的跨界融合,研究非遺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廣州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廣州日報社社長江永忠出席分享會并致辭。銳豐文旅總經理黃志輝受邀出席,并以圓桌嘉賓與各界專家就如何讓非遺從搶救性保護回歸生產和生活,如何更好地讓非遺融入當代產業體系,數字技術、文旅場景如何與非遺聯動等議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
▲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廣州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廣州日報社社長 江永忠
今年適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通過20周年。作為首批加入公約的國家,中國在推動非遺保護傳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傳統非遺呈現出嶄新的當代面貌。廣州作為國內最早啟動非遺保護工作的城市之一,已認定市級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216項(含擴展項目),市級以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267名、非遺傳承基地100個、非遺工作站21個。
在活動的圓桌分享環節中,銳豐文旅總經理黃志輝表示,近年來,我們在大型活動、藝術裝置、文化IP等版塊,與非遺聯動,讓其“活起來”。在今年的白云山鄭仙誕引入了實景情景秀、潮玩市集、文創點等創新的形式,并發布了全新的“鄭小仙”IP形象,引來大批市民游客參與。與此同時,在大型活動的舞臺上,通過融入非遺文化,推動傳承與創新的高質量發展。在成都大運會開幕式中,我們創新融入川劇變臉的元素,將這一傳統的戲劇文化呈現在青年人的盛會上,讓年輕一代更好地了解中華文明。
非遺跨界之美,讓世界看見中國精彩,正是銳豐文化一直秉持的理念。公司深耕文化產業20余年,不僅僅是在傳承傳統文化,更是在將其與旅游、體育等產業跨界融合。黃志輝指出,傳統非遺可以幫助營造新的消費場景,可以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橋梁。
非遺傳承,是文化的繼往開來,是歷史的傳承,更是一種對未來的責任。通過本次分享會,銳豐文化也將攜手努力,為推動非遺傳統的跨界融合做出更大的貢獻,為中華文化的傳承創新而努力奮斗!
▲成都大運會開幕式,融合川劇變臉傳統戲劇▲第十五屆廣東省運動會開幕式,融合昆曲與傳統舞龍舞獅的應用▲第十二屆鄭仙誕非遺文化月活動,非遺工藝作品“山河月圓”